\u0061\u0075\u0074\u0068\u006f\u0072\u0040\u0077\u006a\u0071

企业名称

龙湖

行业

房地产

企业规模

100

使用产品

旺工牌

一位纠结单价的改善客户,最终却欣然签约总价660万的房子;一对犹豫一个月的刚需夫妻,到访4次之后终于果断下单——这两个故事不是销售的偶然,而得益于所在项目新上线的一项AI精准分析的能力。

当今购房者的需求变得愈发复杂和多变 :反复比较,需求变化大,纠结价格,犹豫不决……这都让案场一线的工作人员们无从下手,直至错失这个客户。

接下来宝哥要讲述的这两个故事中,他们的项目都很好借用了智能工牌AI精准洞察客户需求的能力,把还在观望和犹豫中拉回案场,大幅缩减了成交周期,到访转化率显著提升。

案例一:破单价认知偏差,低区房源卖出高价值

某高端改善项目遇一客户:对项目很感兴趣,总价预算可上浮10%-15%,但房源的单价异常敏感。

置业顾问小敏想到了旺工牌的一项AI分析的新功能:基于接访录音拆解客户 “到访轨迹、3轮沟通录音、互动反馈” 等数据,精准定位该客户 “总价弹性、单价敏感” 的特征。

AI的分析是,既然客户纠结单价,那么如何降低单价?进而很快输出新策略:推荐 230㎡大户型,总价虽然提升,但面积增加了52㎡,并且单价相比之前更低,同时还可以满足客户子女上私立学校的需求,可谓一步到位。

最终,置业顾问在AI的见一下与客户针对性沟通,最终促成客户以 660 万购 225㎡二层房源,实现低区房源高价值去化。

案例二:AI精准洞察客户需求,缩短成交周期

28岁互联网从业者韩先生夫妇,新婚燕尔,准备在北京购置一套刚需的婚房。夫妻二人到访某项目后,对95㎡的户型较为认可,但客户明确表示希望首付在300万左右,总价预算控制在500万以内。因为价格原因,二人先后三次到访却无法成交,夫妻俩甚至到访了其他板块的二手房看房。

眼看客户就要流失掉,置业顾问也非常焦急:明明到访接待分数很高,她也全面讲解了项目,客户也非常认可房源,但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,究竟如何破局?

AI重点分析了客户当时与顾问对话的重点关注点:客户提到505万总价,可以接受6层及4层95㎡、卧室带阳台的楼层;在分析中也捕捉到了客户关注道路现状及规划,因为客户工作的地点未来无论考虑竞品还是本项目,都会选择开车,所以对临近道路比较在意。

基于此,AI建议给客户推荐一套特惠且临路的房源,夫妻俩第4次到访,置业顾问按AI的建议继续沟通,最终11栋4层的95㎡户型以498万的价格成交。

结语

从打破改善客群的认知偏差,到挖掘刚需客户的隐性诉求,旺小宝AI展现出精准、高效、深度的三大核心竞争力。它不再依赖“人脑经验猜需求”,而是通过“数据采集-智能分析-策略输出”的全流程闭环,让每一个客户需求都清晰可见。

从改善客群认知突破到刚需隐性需求挖掘,只因为项目摆脱了经验依赖,大胆启用智能化工具赋能,通过“数据采集-智能分析-策略输出”触达客户真实需求:既为一线置业顾问提供落地策略,又帮助客户找到了满意的好房子。